传统的认知正在被改变。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不再只关注商品价格,品质和品牌已成为他们购买的重要因素。过去的“低质低价”让位于“优质低价”。这就是中国经济和本土品牌最大的机遇。在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战略的东风吹拂下,县域及以下市场早已不再是低价商品的温床,而已经成为优秀品牌新秀场。
为什么所有人都在高唱品牌呢?
如果我们在市面上买了一瓶知名品牌去屑洗发水,用过之后,发现还是有头皮屑,那么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买的这瓶洗发水应该是假货,而不是去否认这个品牌;相反,如果我们在超市买了一瓶其他不知名品牌的去屑洗发水,用了之后发现没效果,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不是这瓶洗发水是假货,而是认为这个品牌不行。这就是品牌的价值为该产品担保了去屑功效。
品牌发展至今,其内涵经历了五个阶段:
1.区隔符号。品牌的本质是一个符号,是用来区别自己的公司或产品与其他公司或产品的。
2.价值担保。上面已经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。
3.联想载体。指能承载品牌精神,反映品牌个性,密切品牌与消费者联系的品牌要素体,可以是人,也可是物,甚至是事。
4.关系集合。当联想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人与品牌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,美国学者由此提出了品牌依恋、品牌挚爱等关系名词。
5.无形资产。人们与品牌形成亲密关系之后,就会使得消费者离不开这个品牌,更多地为该品牌的产品买单,这就使得品牌变成了无形资产。
无形资产是目前为止品牌发展的最终阶段,这个概念的提出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,在那个年代,品牌与品牌之间形成了并购的狂潮。一家英国糖果公司,于1988年被某知名咖啡品牌收购,当时的收购价为50亿瑞士法郎,是该糖果公司股价的3倍,资产总额的26倍,为什么收购价会溢价这么多呢?有人就发现收购的东西里面有一件东西很重要,叫品牌资产,于是人们就开始重视品牌的无形资产。
微笑曲线理论
某知名手机是由国内代工厂商进行生产的,但你知道每卖出去一部手机,该手机公司和代工厂商各占多少利润吗?假如每卖出去一部5000元左右的手机,该手机公司拿到的利润是2500元,而代工厂拿到的利润是25元,两者赚的利润可以说是差了百倍。

来源: 央广网
(如有侵权,立马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