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 详情

《品牌中国》NINRO尼诺展览设计 | 设计师吴学研获2023柏林设计大奖赛金奖

发布时间:2023-02-15 点击量:55753

Berlin Design Awards

柏林设计奖( Berlin Design Awards) 设有丰富多样的参赛类别,包含空间、产品、体验式设计和变革性设计等多个细分类别,旨在为广泛类别提供市场认可,表彰引领潮流的设计团队的创造力和勇气。

BETTER FUTURE(以前称为DRIVENxDESIGN)是一个全球独立的设计推广组织。也是一个奖项联盟。其全球社区现在有115,000名成员,涉及9,000多个品牌和2,900个工作室--聚集在一起创新,加速和增长对设计的需求。2021年,其团队表彰了超过4720亿美元的设计项目,提高了超过1580个设计项目的知名度。每年从数万作品里挑选出几十个金奖获得者,可谓万里挑一。

获奖证书

—金奖作品 —

BODE后现代艺术馆

设计师在诠释塑造的过程中认为'惬意自然'的空间应该给人的感觉是:潇洒的、无界的、包容的。固而选择了柔和洒脱的弧形设计元素打造'进则融合'的空间气质。给来到此处的人一次别样的'相逢'。

设计师介绍

 

设计师 吴学研(xueyan wu)

亚洲精英设计师协会 ADP 紫色会员(最高级别)

CEIDA 中欧设计协会 理事会员(最高级别)

美国IIDA 室内设计师协会 专家级别会员(最高级)

NINRO 广州尼诺展览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

SSRS 广州上善若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创始人

2022MUSE金奖获奖者

2022米兰设计大奖年度TOP10获奖者

0223年度柏林设计大奖金奖获奖者

两个顶级设计协会的会员证


设计师吴学研(xueyan wu)现为NINRO尼诺展览设计公司创始人、资深设计总监。从业16年以来,其极富个人色彩的设计风格、先进的设计理念、设计经验以及高雅的设计品味,都使他在同行中崭露头角,获得业界一致好评,也曾获世界展览设计殿堂级奖项-MUSE奖的金奖。以及意大利米兰大奖年度10大设计师的殊荣。他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 · 灵动设计”的理念,为业主量身订做,追求让每一个空间说出一个故事。

中国创艺社 对话 吴学研

受访 | 吴学研

采访 | 中国创艺社

01您起初是因为什么而对设计产生兴趣的呢?在设计界有自己的偶像吗?如果有,那这位偶像为您带来了何种影响呢?

答:展览设计这个行业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,引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向往。本着这个初衷投身于此,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探索空间与人之间的联系,通过自己的作品更多更好地传递美好前沿的生活理念。我的偶像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。

02了解到您之前有在全国游历的经历,这段经历是否对您的设计理念、风格或是某些设计作品有所影响呢?

答:主要影响来自于地域文化及“设计思维”的东西及碰撞,其意义是巨大的。通过3年在全国不同地方游历学习,能使自己站在更高更多面的维度去审视空间,环境及精神领域。

03看了您设计的博德后现代生活馆,发现您对复古与人文的融合有很独特的看法,想知道您是特别偏爱这类设计风格吗?

答:空间是“固定”的,但人是“活动”的,所有的设计语言和手法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。在固化的空间中寻求视觉感观与环境的“无界化”的一个重要课题。我喜欢利用“融洽”的设计手法进行“叙事”型的传播,让人在空间行走中更具视觉连贯性,弱化“视觉压力”,达到与空间的“共生”效果。我认为:“融合型的共生空间”会是今后的一个趋势。

04是什么样的初衷或者是灵感让您想到可以在BODE后现代生活馆创造出这样一个室内空间,但又巧妙得将室内与室外的自然景观有这样的结合呢?是如何在追求时代感的同时,兼顾这个设计的功能性的呢?

答:设计的尺度决定了展览的特殊性,从时光感到室内的视觉转换的连贯并不强。因为本身的尺度很深,从而使人在空间行走体验的进程。随着环形动线“余光”始终连接自然,感受自然,并运用“自下而上”的弧面语汇“打破”方盒空间的形态,达到“一步一景”“临窗近水”的融合环境。自然光与室内光的交融,自然水与流线纹理地坪的叠合,使人们在体验空间功能性的同时,他们的感观不是单一的,而是多重化的。

05当下很多大师级设计师越来越愿意参与国际设计奖项,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?您愿意参与国际奖项的原因可以和我们分享么?

答:我把它当成是一种无形的“交流”,作品是会说话的,在信息互通的时代中,更多的“交流”就会有更多的灵感,更多的学习,可以更好的引领当下的审美趋势,使自己更具有“国际化”的水准。 我认为国际大奖就是设计师水准最权威的证明。